用户名:
密 码:
·梨香葡萄甜,沪郊果园邀市民
·农业科技下乡 助力黄兴光皮
·德邦快递打通田间路,“杏”
·发展核桃产业 联农带农富农
·上半年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
·守护农业“芯片”!走进种子
·“绿肥+”让土壤吃上“营养
·鲜蔬冷链筑起石山乡致富新路
·可当水果吃,阿合其农场的鲜
西兰花
大量西兰花上市 联系人:李女士 联系
青椒
大量青椒上市 联系人:李女士 联系电
圆白菜
大量圆白菜上市 联系人:陈女士 联系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区位图 交通图
关于市场领导致词招商政策张北特产加工企业市场大户出口贸易市场行情客户留言
张北农业最新动态农残检测上市预告供求信息蔬菜标准化物流中心联系我们友情链接
当前位置:首页 -> 详细信息
 
河南农大启动“9∶1”模式探索新型农业发展之路
2011/11/26 8:26:00
河南农大启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革试验 

  “9∶1”模式探索新型农业发展之路 

  新华网河南频道11月24日讯  大河网-河南日报报道: (记者王 晖 惠 婷)在单位面积为1的土地上能产出什么? 

  计算和验证这个看似简单的“数学题”,河南农业大学用了1年零3个月的时间。 

  他们的结论是:集成高产稳产技术,在90%的土地上产出原本需要100%~110%的土地上才能产出的粮食;用节约出来的10%的土地,建设绿色高效农业产业集聚区,又能产出10倍于传统粮食作物的产值。这就是该校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改革试验——“9∶1”模式。 

  11月17日,记者在河南农大采访时了解到,“9∶1”模式试验已获得阶段性成功。 

  2010年7月,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河南农大迅速行动,研讨在土地供需矛盾加剧、农业和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下的背景下,如何做到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建设中原经济区。 

  测算、规划、论证,集合全校所有涉农学科专业的专家智慧,2010年9月,河南农大规划设计了以“9∶1”模式为核心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革试验”项目,在方城县赵河镇、民权县龙塘镇创建了试验区,努力探索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可行之路。 

  “我们在两个试验区分别设计了四个区,即高产稳产保粮区、高效农业产业集聚区、生态宜居农村新社区和教育教学改革试验区,希望通过试验达到‘高产保粮、节地增收、生态宜居、人才培养’四重目标。”该校地方合作处处长张光辉说。 

农博要闻推荐大闸蟹防伪标识登海先锋嘉年华 
粮食丰收天下安 
姚明成立姚家族葡萄酒业公司 
市面8成铁棍山药为假冒 大学生淘宝开 
大北农科技奖 助推中国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部要求各地加强指导 力争小麦壮苗 
近1个月猪肉价格大幅跳水 养殖户压栏 

  改革试验持续推进,试验效果逐渐显现。 

  方城试验区有1.7万亩高产保粮区,试验结果表明,保粮区小麦平均亩产516公斤,比去年同一区块增产15%,夏玉米平均亩产472公斤,比去年增产11%。民权试验区内,小麦和夏玉米的增产数据分别达到14%和12%。 

  “我省2020年要达到1300亿斤的产粮目标,如果想在现有播种面积90%的土地上实现这个目标,需累计增长34%,年均增长率2.7%。两个试验区的增长数字远远高于这个比例,说明完全可以在更少的土地上产出更多的粮食。” 河南农大农学院教授胡彦民说。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方城县科技副县长,他见证了“9∶1”试验在方城的实施。 

  与此同时,高效农业在节省出来的土地上也呈现出勃勃生机。 

  “让产粮区的粮农拿出一部分土地种菜种葡萄,农民的收入一下子提高很多。”该校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孙治强教授举例说,民权试验区有个轩庄蔬菜合作社,温室蔬菜第一年亩均收入就达到2.4万元,有的甚至高达3万元,实现了利用10%的土地产出10倍于传统粮食作物的产值,这对当地种粮农民来说,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作为改革试验的“衍生产品”,试验区在农村新社区建设中更多地采用了辅热集箱式沼气、太阳能等农村新能源技术,环保低碳、生态宜居的农村新社区正在呈现。在一年多的改革试验中,河南农大大批师生参与了试验区建设实践,15名大学生园艺师脱颖而出,试验区同时成为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学生实习创业的教学改革试验区。 

  “通过试验区一年多的实践和探索,我们认为‘9∶1’模式是个多赢之举,希望能复制到其他产粮区,助推我省粮食高产、农民增收,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探索一条新型农业发展之路。”河南农大校长张琼如是说。 

 

[ 关闭窗口 ]

张北蔬菜城 版权所有 松际农网设计制作
地址:中国·张北207国道工业园区 邮编:076450
联系电话(TEL):0313-5226600  财富热线:13483334444  Email:zbscczbscc.com
冀ICP备180122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