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梨香葡萄甜,沪郊果园邀市民
·农业科技下乡 助力黄兴光皮
·德邦快递打通田间路,“杏”
·发展核桃产业 联农带农富农
·上半年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
·守护农业“芯片”!走进种子
·“绿肥+”让土壤吃上“营养
·鲜蔬冷链筑起石山乡致富新路
·可当水果吃,阿合其农场的鲜
西兰花
大量西兰花上市 联系人:李女士 联系
青椒
大量青椒上市 联系人:李女士 联系电
圆白菜
大量圆白菜上市 联系人:陈女士 联系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区位图 交通图
关于市场领导致词招商政策张北特产加工企业市场大户出口贸易市场行情客户留言
张北农业最新动态农残检测上市预告供求信息蔬菜标准化物流中心联系我们友情链接
当前位置:首页 -> 详细信息
 
节日效应引发农产品价格“抬头”
2011/12/15 20:57:00
随着元旦、春节消费旺季的临近,农产品价格显现“抬头”趋势。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数据显示,近期生猪收购价格自中秋节后首次上涨,猪肉价格自10月份以来也首次出现了上涨,同时多种蔬菜价格止跌回升,12月份菜价已进入季节性上涨通道。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 I)同比涨幅回落至4.2%,其中食品价格环比继续下降。然而,消费旺季等因素正推动食用农产品价格“抬头”。分析人士预计,今年12月份和明年1月份物价水平还可能略有上涨。 

  需求 

  节日效应带动价格止跌回升 

  “猪肉价格从不到一周前开始上涨,后臀尖肉价格为每斤15 .5元,涨了几毛钱。”北京中苑瑞丽菜市场的一位猪肉商贩说,现在每天能卖出一头猪,销售量比前期有所好转。 

  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上周全国生猪收购周均价上涨0.3%,这是生猪收购价格自中秋节后的首次上涨。12月8日,全国猪后臀尖肉、猪五花肉价格均上涨0.1%,这是全国猪肉日均价自今年10月份以来首次出现上涨。 

  新 华 社 经 济 分 析 师 谭 谟 晓 认为,近日全国猪肉价格止降回升迹象越来越明显。随着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明显下降,加之“元旦”“春节”双节临近,猪肉消费旺季正式到来,预计春节前猪肉价格以涨为主。 

  在近两月猪肉价格的回落过程中,牛羊肉价格却在一路上涨。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5月中旬以来,全国牛肉价格涨势明显,近期涨速有所加快。目前,全国牛腱肉、牛腩肉价格均明显高于去年同期,12月12日价格同比涨幅均超过13%。全国去骨鲜羊肉、带骨鲜羊肉价格均大幅高于去年同期,12月12日价格同比涨幅均接近30%。 

  北京中苑瑞丽菜市场的牛羊肉商贩说,牛羊肉价格近期一直上涨而没往下降,一个月内每斤涨了两元钱,比往年明显要高,很多消费者都接受不了。 

  中国肉类协会副秘书长陈伟在接 受 《 经 济 参 考 报 》 记 者 采 访 时说,近期肉价上涨主要是因为节日效应带来需求量上升,后期价格还会稳中有升。其中猪肉价格将上涨到明年3月份左右,但不会超过今年的最高水平。 

  近两个月来,蔬菜价格大幅波动,其中大白菜等品种一度出现价格暴跌的现象。受季节性因素的影响,近期蔬菜价格再启升势。 

  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 格 行 情 系 统 监 测 , 随 着 天 气 转冷,前期价格降幅较大的大白菜、土豆、白萝卜、圆白菜等大路菜价格已经止降企稳,芹菜、菠菜、油菜 、 生 菜 、 西 红 柿 、 四 季 豆 、 黄瓜、茄子、豇豆等价格已由下降转为上涨。总体来看,12月份菜价进入季节性上涨通道。 

  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分析师马文峰告诉记者,由于节日效应,肉类、蔬菜、面粉、大米、食用油需求变旺,加上各种成本的上升,食用农产品价格很难下跌。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近日也表示,随着明年1月份节日需求增加以及气候变冷等原因,今年12月份和明年1月份物价水平还可能略有上涨。 

  供给 

  生猪生产存疫情隐患 

  在消费旺季带动需求的同时,部分农产品特别是肉类产品在供给上的不确定性却引人担忧。记者了解到,冬季是生猪发病的高峰期,今冬疫情形势对后期猪肉价格走势的影响将至关重要。 

  “到目前为止,疫情都比较稳定,甚至是近几年来最利好的一年。但有点像是"暴风雨前的平静"。”江西省养殖大户黎景阳说,由于猪在圈养下本身处于一个亚健康状态,每年冬季温度骤降后,五号病、猪流性腹泻等疫病进入高发期。 

  据了解,正是由于去年冬仔猪因疫情存活率普遍偏低,才导致了今年7、8月份生猪供应严重不足,猪肉价格暴涨。今冬疫情出现依然不可预料,是接下来影响猪价走势的核心因素。一方面,如果今冬疫情稳定,明年生猪价格或将依然维持在 盈 亏 点 以 上 , 养 猪 还将继续赢利,真正危险留给了后年;另一方面,如果疫情一旦出现,猪肉价格就掉不了价,也就进一步推迟了下跌行情的到来。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小养殖户大多对明年的价格走势表示担忧,已有部分小养殖户采取行动。比如江西小养殖户王海清将100头能繁母猪淘汰一批,到现在还剩80多头,以利用价格持续下跌的这段时间优化母猪结构。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畜牧室主任王济民认为,小养殖户优化母猪结构值得肯定,但由于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为了节省成本,小规模养殖户在疫病预防上减少投入,或成新一轮疫病爆发的隐患。 

  近期牛羊肉价格大幅上涨也暴露出供应方面的问题。在陈伟看来,现在肉牛的养殖不容乐观。中国没有特色、稳定的肉牛品种,基本上处于每年引进、杂交、退化、再引进的周期变化过程,今后在肉牛的育种和养殖方面应该加强。 

  羊肉方面,谭谟晓认为,由于肉羊养殖成本上涨,运输、劳动力价格等也在提高,加上养羊的投资成本较高 , 养 羊 的 农 户 在 减 少 , 这 导 致2010年以来国内羊肉价格一路上扬。 

  陈伟认为,猪肉以及牛羊肉价格原来是小幅波动,现在则是巨幅震荡,主要是因为养殖业和加工业之间的矛盾。加工业发展速度越快,养殖业的落后就越凸显。由于养殖业一时难以扩大规模,价格肯定还会出现波动。 

  措施 

  物价“蛰伏期”仍需政策着力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2%。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上涨26 .5%。从环比情况来看,食品价格环比继续下降,其中猪肉价格环比下降5.3%,比10月份的环比降幅扩大3.5个百分点。 

  从数据来看,物价上涨进入了“蛰伏期”,市场对于通胀的担忧明显缓解。不过在此背景下,稳定物价并没有离开政策视野。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努力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增强市场调控能力,落实好“米袋子”省长 负 责 制 和 “ 菜 篮 子 ” 市 长 负 责制,搞好重要商品产运销衔接,切实降低流通成本。 

  有专家认为,今年以来国家为稳定农产品和食品价格采取了系列措施,未来稳定物价的政策仍应关注和居民关系密切的农产品和食品价格,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多个环节着力。 

  马文峰认为,在生产环节,要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在流通环节,应该落实国家政策,降低中间成本;在食品加工环节,对米面的加工应该给予免税政策。这些措施具有多重效应,既能保持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又有利于保护农业生产者和低收入群体的利益。 

  “农产品流通是今后的热点,生产加上高效的流通,才能保障有效的供给。”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农产品分析师濮晓鹏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随着农超对接等措施的实施,流通成本有下降的趋势,明年国家对农产品物流特别是冷链物流还会有更大的扶持力度。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所长秦富认为,在物价上涨的时候,还应对于低收入群体采取一些特殊措施。比如像发达国家一样发放“食物券”,可能保证低收入群体买到食物,又不会对价格波动造成太大影响。 

  据了解,截至目前包括北京在内的31个省份已经建立起了物价上涨和低收入群体补贴联动机制,覆盖全国低收入群体9000万人。截至今年11月,国家共下发了60亿元的临时价格补贴。
[ 关闭窗口 ]

张北蔬菜城 版权所有 松际农网设计制作
地址:中国·张北207国道工业园区 邮编:076450
联系电话(TEL):0313-5226600  财富热线:13483334444  Email:zbscczbscc.com
冀ICP备180122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