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周力群 彭顺田)谷雨过后,泸溪山乡大地一片繁忙,在田地中、橘园里,在春耕现场和示范基地,随处可见农技人员示范、培训、讲解、服务的忙碌身影,交织成一部春耕交响曲。据了解,今年来,该县加大科技服务力度,强力推进农技服务春耕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到4月下旬,已落实春耕生产面积近50万亩,完成良种育秧3万余亩,高标准移栽烟苗近2万亩,种植春菜3万余亩,油菜产量预计达到1.2万吨,一季度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983万元,同比增加3.9%。
效益优先,科学种植促春耕。“现在农村的机械化水平提高了,农民的素质提升了,农业的可比效益增强了,要提高春耕效益,就必须在科技种田上做文章。你看,这片烟田8月份收烟后,还要种上一季晚稻,冬天还可以种蔬菜,一年下来,每亩田收入至少可以达到4000元以上。”这是日前该县农业局农艺师田茂林在浦市镇青草村烟苗移栽现场对笔者说的一番话。今年,该县农业部门从优化种植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出发,重点抓水稻、油菜、烤烟、柑橘、蔬菜等特色产业建设。一方面大力推进科学化种田,推行油稻连作、瓜稻连作、菜稻连作、烟稻连作等经稻连作,提升稻田利用效率,稻经连作面积达15万亩;实施良种良法,提高粮食单产和优质率,加大了水稻良种引进、水稻轻简栽培和超级稻推进力度,推广超级稻6万亩。另一方面以品牌打造为着力点,整合资金1000万元,抓好兴隆场玻璃椒、武溪五里洲蔬菜、解放岩生姜、合水油茶等特色品牌。目前该县已落实粮食种植面积23万亩,果用瓜等经济作物6万亩,椪柑春季培管28万亩,春播蔬菜6万亩,规划建设农业科技示范点15个以上,各项生产进展喜人。
培训示范, 科技服务助春耕。目前该县已建立了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龙头、乡镇农技站为带动、村农民技术员为依托的农业科技培训新体系。春耕期间,该县组织100余名农技人员深入15个乡镇进村入户,集中开展“百名干部下基层,百天科技大培训”双百送技助春耕行动。围绕粮食、椪柑、蔬菜等特色产业,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做到突出重点产业抓培训、突出农事季节抓培训、突出示范基地抓培训、突出重点对象抓培训,达到“技术培训不漏组,资料分发不漏户,技术要领讲到位”,农业技术人员根据农民的需要现场示范解答。目前已举办培训班220余期,培训农民2.5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2万多份,建立无公害标准化示范基地20余万亩。组织实施水稻新品种品比、土壤田间肥效等试验,开展超级稻“种三产四”等示范,推广各类农业实用技术近20余项,推广水稻轻简栽培技术,创办水稻专业化高产栽培、防治示范片各1个,面积达1万亩。实施椪柑标准园创建,推行“果—禽—沼”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开展测土配方施肥、 “三挂一种”等,有力地提升了春耕生产科技效益。 (团结报) |
[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