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现代农业竞赛筛选规模比较大、示范带动性强、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参加,全市11个县(市、区)和漳州开发区、常山开发区、台商投资区各筛选1个,总共14个。在竞赛项目中,有设施农业项目4个,种业项目3个,食用菌工厂化和自动化生产项目2个,休闲观光农业项目3个,市场项目2个。“精选出来的项目既体现了漳州农业的特色,又是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举措。”市农办主任郭福泉告诉记者。
漳州是著名的花果鱼米之乡,食用菌名城,优越的自然条件、丰富的生态资源形成了农业良好的发展基础。在推动漳州现代农业处于提质增效的过程中,漳州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着力壮大水产、水果、蔬菜、畜牧、花卉、食用菌、茶叶和林竹等八大优势特色产业,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效益较好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为什么要开展农业项目竞赛活动呢?郭福泉表示,漳州市农业基础较好,尤其是“一县一品”特色产业、对台农业、食品工业、农产品出口和绿色食品开发等方面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同时也存在着核心竞争力不够强,产业配套需要进一步完善等问题。开展现代农业项目竞赛,培育现代农业精品示范点,可以带动我市现代农业“七个一批”建设(即一批设施农业基地、一批大龙头企业、一批规范运作的专业合作社、一批农业品牌、一批农产品物流市场、一批休闲观光农业和一批水利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
“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郭福泉表示,打好这场战役关系着漳州现代农业能否实现三方面突破:首先是培育现代农业精品示范点的突破。近几年来,农业龙头企业、工商资本加快进入高效农业生产领域,新上的大项目、精品项目逐渐增多,有的项目生产能力达到国内、国际领先水平,通过竞赛,加强服务,可以促进项目早日建成投产,扩大我市现代农业的影响,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向高效农业。其次是解决现代农业薄弱环节上的突破。目前,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力度不强,是我市现代农业提升的“瓶颈”尤其在种业方面,没有一个上规模、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种业龙头企业,农业发展的种苗都是靠外地、国外供应。欧中现代农业技术研究中心和兰花新品种培育基地将成为我国花卉、果蔬等种业的龙头。第三是促进新兴农业产业发展上的突破,休闲观光农业和科技创新型农业,可以带动农村生态旅游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和农民的增收。
精挑细选
突出“四大特点”
发展现代农业是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工业化提速、城市化提升、农业增效提效”三大任务之一。“参赛项目都要经过层层精挑细选,每一个参赛项目就是一个新的精品示范点,农业新增长点”,市现代农业竞赛指挥部办公室陈海波科长说,“现代农业竞赛参赛项目凸显四个特点,项目做好了,可以为漳州现代农业发展锦上添花”。
据介绍,一是要凸显“一县一品”优势特色产业提升,如平和县是著名的“柚都”,柚类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建设一个有示范、展示作用的琯溪蜜柚精品观光园,展示蜜柚生产全产业链,对实现平和蜜柚产业持续稳定发展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南靖县是“中国兰花之乡”,建设全省兰花新品种研发基地,可以推动兰花的产业化。二是凸显农业新兴产业的发展。芗城天宝珠里村林语堂纪念馆周边是天宝香蕉原产地,历史上就有万亩蕉海,林语堂的著作里多处描述自己的故乡是蕉乡。建设一个体验性的香蕉观光园,并与生态公园建设结合起来,可以让特色产业赋予文化内涵和观光旅游功能。三是凸显农业科技创新。本次竞赛有3个种业项目,建成后能有效缓解我市种业发展滞后问题,增强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四是凸显农业产业链的延伸配套。如海峡两岸(国际)农产品物流城项目,百花村花卉市场项目,可以促进我市形成我国东南地区农产品集散中心和全国南亚热带特色花卉集散中心的地位。
严格考核 初显成效
根据部署,14个参加现代农业项目竞赛的项目占地面积1.48万亩,总投资额为41.8亿元,今年投资额为9.14亿元。从4月份检查的情况看,5个项目启动早,进展较快。如龙文区的海峡(国际)物流城3月份完成投资8100万元,占年度投资额27%;漳浦海峡两岸农业硅谷项目完成投资7060万元;华安哈龙峰生态有机茶观光茶园3月份完成投资850万元,建设有机茶园550亩;漳州开发欧中现代农业技术研发中心项目投入加大,研发工作在加速。
为确保现代农业项目竞赛取得成效,市委、市政府安排了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建平牵头,成立由市政府副市长黄浦江担任指挥长的现代农业竞赛指挥部,各县(市、区)和开发区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部门,市农办、农业局、林业局、海洋与渔业局领导分别挂钩项目,实现百分制量化考评,比投资、比进度、比效果,形成浓厚的战役氛围。
开展竞赛,要把压力转化为动力,从差距中看到潜力,比出干部的精神状态,赛出工作的实际成效。现代农业竞赛项目范围广,项目之间差异比较大,如何进行考评?市现代农业竞赛指挥部要求,制定细化现代农业竞赛《方案》,明确全年目标任务和每月工作计划,抓好各关键时间节点的检查,并与绩效考评结合起来,重点考评竞赛组织领导、形象进度和实施效果等方面,各竞赛单位每月报送工作计划完成情况的同时,市现代农业竞赛指挥部每季度组织各参赛单位领导开展互相检查,召开现场观摩点评会,促进项目不但要做得快,还要做出精品。
“开展现代农业竞赛只是我市众多现代农业项目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部分工作,今年我市现代农业发展重点要抓‘七个一批’建设,每个一批项目又包含许多项目,十大竞赛项目中还有许多竞赛内容是涉农项目,我们要把各项工作抓好抓实,确保完成全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目标任务。”郭福泉表示,要通过竞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巩固提升现代农业产业的优势地位,实现漳州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闽南日报) |
[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