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农业科技下乡 助力黄兴光皮
·德邦快递打通田间路,“杏”
·发展核桃产业 联农带农富农
·上半年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
·守护农业“芯片”!走进种子
·“绿肥+”让土壤吃上“营养
·鲜蔬冷链筑起石山乡致富新路
·可当水果吃,阿合其农场的鲜
·民丰:大棚葡萄架起“甜蜜致
西兰花
大量西兰花上市 联系人:李女士 联系
青椒
大量青椒上市 联系人:李女士 联系电
圆白菜
大量圆白菜上市 联系人:陈女士 联系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区位图 交通图
关于市场领导致词招商政策张北特产加工企业市场大户出口贸易市场行情客户留言
张北农业最新动态农残检测上市预告供求信息蔬菜标准化物流中心联系我们友情链接
当前位置:首页 -> 详细信息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秸秆资源化利用
2020/12/27 15:29:00
“十三五”期间,我区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把秸秆综合利用作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成效明显。截至2020年底,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85%,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秸秆利用总量累计达8500万吨,推广综合利用模式技术面积2.3亿亩次,增收节支60多亿元,打造形成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基地带动、规模发展、产业融合、制度创新的秸秆综合利用典型及模式。

  1 立足“难点区域” 聚焦重点 推进秸秆全域全量利用

  我区秸秆综合利用的重点和难点在水稻、甘蔗主产区,主要问题是秸秆综合利用能力不足、秸秆机械还田水平较低、秸秆还田离田成本高、地方财政资金投入有限、政策制度不完善。

  为破解我区秸秆综合利用不利局面,2018年,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启动了“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试点”,在全区57个县(市、区)按照聚焦重点区域、聚焦重点作物、聚焦重点环节,以推进秸秆禁烧重点区域秸秆基本全量利用为发力点,以建立秸秆综合利用奖补模式机制为突破口,以推广秸秆机械化粉碎翻压还田为抓手,不断提升秸秆农用水平、秸秆收储运专业化水平、秸秆市场化利用水平。

  经过努力,宾阳、横县等22个重点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重点区域、重点作物秸秆的全域全量利用,秸秆处理技术模式初步构建,区域秸秆处理能力得到******提升。全区形成了肥料化为主、饲料化和基料化为辅的“一主两辅”格局,2020年,肥料化、饲料化和基料化利用率达79.2%,秸秆肥料化还田面积4000万亩;培育扶持1250多个各类秸秆收储运社会化服务组织,年收储运秸秆达350万吨。

  下一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和有关部门将依托中央、自治区财政秸秆综合利用试点补助资金项目,以县为单元,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补助秸秆综合利用、扶持秸秆产业化发展、建设收储运体系所需的还田作业、农资种苗、机械设备、养殖栏舍、收储设施等,持续发力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通过强化试点示范,聚焦重点地区,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全区秸秆综合利用能力。

  2 立足“技术创新” 因地制宜 推行秸秆资源化利用模式

  我区农作物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6000万亩左右,秸秆总产生量(风干重)年均2500万吨,可收集量2100万吨,水稻、甘蔗、玉米秸秆可收集量占比为70%左右。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有着广阔的市场和前景,但技术制约是秸秆综合利用的瓶颈。

  近年来,全区各级农业农村相关技术推广部门大力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模式创新和推广应用,因业因需创新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技术,形成了秸秆还田循环培肥模式、“秸—饲—肥”种养结合模式、“秸—菌—肥”基质利用模式等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十大模式,以及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等六大类集成技术体系。

  在甘蔗主要种植区域来宾市和崇左市,甘蔗尾梢通过青贮、微贮、揉搓丝化、压块等处理方式加工成饲料,用于养牛和饲料产品外销;在柳城县,除了将甘蔗尾梢进行饲料化利用之外,还将干枯蔗叶作为原材料进行直燃发电或加工成颗粒燃料,实现燃料化利用;在河池市,秸秆则主要被用于基料化种植食用菌。该市宜州区等地积极推广“秸秆—食用菌生产—菌糠还田”等生态循环模式,实现了秸秆循环利用;贵港市主推秸秆覆盖还田、堆沤还田、腐熟还田等技术,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同时发展秸秆生物质发电、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等,实现秸秆燃料化利用;玉林市玉州区和桂林市灌阳县则利用丰富的水稻秸秆资源,发展稻草人编织工艺产业,产品销往周边地区作为景区展品,开辟出一条美丽而独特的秸秆原料利用产业链。

  此外,南宁市、玉林市、钦州市等地还大力推广“微生物+农作物秸秆”“秸秆—养殖—能源化利用—沼肥还田”和“养殖—沼气—种植”等生态循环模式,实行种养结合,形成“农作物—养殖—有机肥—农作物”的农牧良性循环,实现秸秆和粪污等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目前,我区秸秆直接还田、饲料化利用、秸秆沼气发酵、能源燃料、基质化利用等方面技术均取得了较大突破,系统解决了秸秆还田、秸秆收储、秸秆利用等问题。

  3 立足“产业发展” 科学布局 构建秸秆收储运体系

  秸秆饲料化处理的方式是目前秸秆利用的最佳选择,如果能够利用得当,不仅可以作为牛羊等反刍动物的饲料,降低饲养成本,还可以解决秸秆类农业废弃物焚烧带来的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问题。

  为满足草食畜禽对秸秆饲料的巨大需求,推进牛羊畜牧业发展,助推我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区各地农业农村部门按照服务牛羊产业发展科学布局构建秸秆收储运体系。2020年全区粮改饲及秸秆饲料化利用300万吨以上,创建部级、自治区级肉牛肉羊奶牛标准化示范场分别达到20家、69家,全区牛存栏337.05万头、年出栏牛124.64万头,带动近5.5万贫困人口脱贫。

  南宁市青秀区依托广西四野牧业公司,形成区域“种植(回收)+加工+销售+配送”的秸秆收储运加全产业链体系,建成年产3万吨的饲料加工基地(集散地),采取微生物技术制作优质青贮饲料,2020年收购区域内甘蔗尾梢、玉米秆、稻秆等近15万吨,秸秆回收促进农户增收3000万元以上;横县构建形成“自然村有堆放点、行政村有收储站、乡镇有收储中心、县有规模化利用企业”的层级式收储利用体系,全县30万吨玉米秸秆基本实现饲料化全量利用;岑溪市三堡公司在全市14个乡镇设立52个巡回秸秆收购点,推行“秸秆换有机肥”“秸秆换饲料”模式,深受农民欢迎;忻城县推行“秸秆换肥料”“秸秆换牛羊”模式,根据农户每年提供秸秆的总量兑换同等价格的肥料、种牛(羊),实现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脱贫致富。
[ 关闭窗口 ]

张北蔬菜城 版权所有 松际农网设计制作
地址:中国·张北207国道工业园区 邮编:076450
联系电话(TEL):0313-5226600  财富热线:13483334444  Email:zbscczbscc.com
冀ICP备180122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