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德邦快递打通田间路,“杏”
·发展核桃产业 联农带农富农
·上半年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
·守护农业“芯片”!走进种子
·“绿肥+”让土壤吃上“营养
·鲜蔬冷链筑起石山乡致富新路
·可当水果吃,阿合其农场的鲜
·民丰:大棚葡萄架起“甜蜜致
·云南陆良“菜篮子”富了百姓
西兰花
大量西兰花上市 联系人:李女士 联系
青椒
大量青椒上市 联系人:李女士 联系电
圆白菜
大量圆白菜上市 联系人:陈女士 联系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区位图 交通图
关于市场领导致词招商政策张北特产加工企业市场大户出口贸易市场行情客户留言
张北农业最新动态农残检测上市预告供求信息蔬菜标准化物流中心联系我们友情链接
当前位置:首页 -> 详细信息
 
重庆江津:小农机助力农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2021/4/28 8:37:00
没有农机装备现代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2020年以来,重庆市江津区李市镇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依托政策推动、资金拉动、项目带动,深推做实农机补贴、宜机化整治、社会化服务,推动300亩撂荒地复耕复种,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机械化水稻插秧 项昶宏 摄

农业生产“加速度”

今年春耕开始前,江津区李市镇沙埂村农业专业合作社社长周游就开始调派农机,谋划着抢抓时节,为村民种植水稻、蔬菜等提供服务。

“一台手扶拖拉机一个机手,一天能耕20亩地,效率远远高于传统畜力。”周游介绍说。

耕种时节“铁牛”忙,这是近年来李市镇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直观成果。地处江津南部山区的李市镇,从本镇土地零碎、坡度较大的实际情况出发,大力推广小微型农机装备,积极落实农机补贴政策,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2020年到目前,全镇共有418户,购买农机425台,累计享受农机补贴34万元。

 机械化收割水稻 项昶宏 摄

社会化服务好处多

“参加水稻全程社会化服务,花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让你坐在家里收稻谷……”在江津区李市镇两岔村3社,该村双塘边农业专业合作社社长肖维华兴致勃勃地向村民讲解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的好处。

肖维华算了一笔账:农户种植1亩水稻,从种到收,包括种子、农膜、化肥、平田、栽插、收割、劳力等,投入大概在900元左右。如果参加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每亩只需支出400元,既节约了资金,又能坐收稻谷。

“今年,我们合作社提供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达700亩,服务农户数量从40户增加到90户,参与的人是越来越多。”肖维华介绍,合作社从2017年开始实施项目后,村民从“半信半疑”到“争着抢着”,明年合作社打算将规模扩大到1000亩。

 宜机化整治现场 项昶宏 摄

解决“最后一米”问题

李市镇在努力提高茶叶、蔬菜、水稻、中药材等产业附加值时发现,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第一产业”对农机的需求越来越高,但是普遍存在农机下地“最后一米”的问题。

“李市镇属于农业大镇,土地资源十分珍贵。”该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说,虽然水稻、蔬菜等种植面积达到4万亩,但是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仅有75.87%,******瓶颈就是土地零碎、坡度较大,给农机耕种带来困难。

实施农田宜机化改造,因地制宜对地块实施“小并大”“短变长”“弯变直”,正好解决了上述瓶颈问题。通过改造,一个个地块坡改梯、路相连、渠相通,改变了过去土地高低不平、零碎分散、大小不一的格局,大幅改善了耕作条件。

据了解,李市镇已经在两岔村实施宜机化改造试点面积1000亩,修建生产便道约5000米,推动300亩撂荒地复耕复种,受益群众达2000余人。

下一步,李市镇将持续深推做实农机补贴、宜机化整治、社会化服务,今年在水稻社会化服务的基础上,准备新申报花椒社会化服务项目4500亩,并在全镇适宜的区域全面铺开,以有效解决土地撂荒和“谁来种田”的问题,参与的农户人均收入能增加300到600元。
[ 关闭窗口 ]

张北蔬菜城 版权所有 松际农网设计制作
地址:中国·张北207国道工业园区 邮编:076450
联系电话(TEL):0313-5226600  财富热线:13483334444  Email:zbscczbscc.com
冀ICP备18012206号-1